什么是佝偻病
一、要引起重视
佝偻病,俗称缺钙,“软骨病”,在婴儿期较为常见,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松弛,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、磷代谢紊乱,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。
佝偻病在婴儿期较为常见
佝偻病的主要特征为易惊、多汗。其发病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,饮食失调,调护失宜,或者是日光不足,以致脾肾虚损,骨质柔弱或畸形。
一般来说 ,佝偻病发病缓慢,不容易引起重视。
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,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,影响小儿生长发育。因此,必须积极防治。
二、主要症状
一般来说,佝偻病的早期表现为多汗、好哭、睡眠不沉、易惊,由于头部的多汗而使头部发痒,孩子常摇头而致头枕部秃发。 >>妈妈课堂:早产儿佝偻病有何症状可寻?
一是神经症状,比如孩子的脾气大、易被惹怒,夜间哭闹,易睡,多汗等;
二是骨骼改变,据年龄不同,3~8个月的小儿可见囟门加大、出牙迟,8个月以后的小儿可见方颅、鸡胸、肋骨前端膨大(称为串珠)、腕部骨膨大(称佝偻病性手镯),严重时还可以出现X型或o型腿等。
在1岁左右的孩子,胸部则可见到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,称为肋串珠;并可出现胸廓畸形如胸骨前突呈“鸡胸”和肋缘的外翻。由于四肢和背部肌肉的无力,孩子的坐、立和走路都晚于健康的孩子,且容易跌跤,到了1岁以后会走路可出现两下肢向内或向外弯曲的畸形呈“0”型腿或“X”型腿。此外,孩子的出牙也延迟,且容易发生蛀牙。 >>史上最全最科学:佝偻病防治百科全书
三、分阶段
佝偻病是有发展过程的,一般可以分成下面几个阶段:
1、初期(早期):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;
2、活动期(激期):出现典型的骨骼改变,如方头、手足镯、鸡胸样畸形、X形、O形、K形腿等;
3、恢复期:以上两期经治疗或日光照射后,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;
4、后遗症期:多见于2岁后儿童。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,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。
2020-11-06 12:48:38